【城乡文明创建】赓续红色基因 传承财政文化——庆阳市财政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综述

庆阳网2025/07/21 11:09:26 分享到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南力 )自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以来,庆阳市财政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精神文明创建视为提升治理能力、优化服务效能、锻造过硬队伍的内生动力与重要抓手,以红色基因滋养财政文化,用为民理财传承南梁精神,坚持文明创建与财政业务“两手抓、两手硬”,成功将文明单位的“金字招牌”转化为服务庆阳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在服务大局中充分展现了财政部门的担当与作为。

夯实党建引领,赓续红色基因

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庆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核心,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持续为文明创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创新打造“党建+文明创建”双擎驱动模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明建设体系,在理论武装、品牌塑造、队伍锻造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党的先进理论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同时,创新性地推行“五学联动”模式,将个人自学、集中研学、专家讲学、实践悟学、线上助学有机融合,形成了立体式、沉浸式的学习氛围。这一模式不仅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更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成为指导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为目标,精心培育“金财红帆”党建品牌。这一品牌不仅是财政工作的精神旗帜,更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积极开展“重走长征路”系列红色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感悟南梁精神的深刻内涵,将红色基因融入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得到了极大提升,财政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更加坚定。大力推进“五型机关”建设,致力于培养“六能干部”,即能想、能说、能写、能做、能协调、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铁军已然形成。

践行理财为民,擦亮幸福底色

庆阳市财政局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扎实行动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单位的闪亮名片。

秉持“小钱抠细节、大钱惠民生”的理念,将超80%的财政收入投向民生领域,全市农林水、教育、科技等重点领域支出增幅稳居全省前列。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补贴70.41亿元,覆盖1208.64万人次;统筹筹措123.24亿元资金,精准支持东绕城公路、西合公路、保障性住房等重大项目落地,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不断攀升。

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主动作为、靶向施策:筹措资金25.33亿元,全力保障“东数西算”园区建设,助推数字经济集群发展;安排1.37亿元财政资金、协调0.88亿元融资租赁资金,支持庆阳公交集团新购100辆氢能公交车,带动氢能-多能互补产业跻身全国全省前列;投入124.8亿元,赋能“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与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深耕数字经济招商,对接企业108户,完成投资67亿元,为产业升级蓄势赋能。

创新“财政+国资”运营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财政局直属国企“庆财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实现国有资产运营收益2.08亿元。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为国有资产资源高效运营提供了“庆阳经验”。

涵养财政文化,厚植文明沃土

庆阳市财政局着力构建彰显财政特色、饱含时代精神的机关文化体系,以文化之力凝聚人心、涵养素养、激发动能。

紧扣“价值引领、制度规范、行为塑造、环境浸润”主线,深耕“书香财苑”建设:打造财政文化展室追溯发展脉络,盘活楼道空间构筑文化长廊,布设触手可及的读书角涵养书香气息,设立“青苗书苑”职工子女课后学习中心传递暖心关怀,让浓郁文化氛围渗透机关每个角落,推动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

以丰富活动为载体点燃干事热情:开展红色故事会重温初心使命,举办趣味运动会凝聚团队合力,组织演讲比赛展现担当风采;同步推进“微改造、大提升”办公环境整治,让干部在文化浸润中筑牢信仰根基,在实践磨砺中锤炼履职本领,以文化软实力持续催生财政改革发展的硬核驱动力。

组建“金财先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投身社区环境整治、扶贫济困、爱心捐赠等公益行动,党员干部“双报到”实现全覆盖。深入环县八珠乡曹塬村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老党员与困难群众,用一件件实事践行财政人的奉献精神,以真挚为民情怀树立起负责任、有温度的机关形象。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庆阳市财政局将始终以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持续深耕党建引领的“红色根基”,厚植理财为民的“民生情怀”,涵养独具特色的“财政文化”,让文明创建的成果在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推动发展中不断延伸拓展,以财政担当书写庆阳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全国文明单位”的金字招牌在新时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