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张昶昶 马小隆)5月8日上午,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陇东一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电入鲁”工程)竣工投产,甘肃庆阳600万千瓦新能源、200万千瓦火电和白银450万千瓦新能源、平凉200万千瓦火电等综合能源在庆阳换流站汇集后,在0.003秒内被送至数千里之外的山东,实现了能源电力跨区域大范围优化配置,缓解了华北地区能源短缺与西部资源富集的矛盾,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再添新通道。
“陇电入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甘肃第二条“西电东送”特高压通道,起点位于甘肃庆阳市庆阳换流站,落点位于山东泰安市东平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5省,输电距离915公里,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新能源输电量占比超50%。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将约36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从甘肃输送到山东,相当于近1000万户家庭1年的生活用电量,同时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保障山东安全绿色用能,满足度夏高峰期用电需求。
“陇电入鲁”工程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创下了多项“首个”记录——首个一次性全容量投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首个探索并应用“双八百”特高压直流标准化成果的示范工程,首个应用国家“1025”专项攻关成果突破特高压“卡脖子”技术的示范工程。工程首次试点应用国产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和基于国产芯片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这些国产化核心设备在调试期间经受了高电压、大电流的严格考验,性能稳定、指标优良,标志着我国电工装备“卡脖子”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带动了我国高端电力装备产业链升级。
庆阳市能源局负责人介绍,“陇电入鲁”工程将庆阳的风电、光伏、煤炭、储能等资源整合输送,是庆阳能源转型的“里程碑”,对于促进革命老区能源结构升级、引领产业集聚、保障“东数西算”工程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托特高压通道,庆阳将吸引新能源装备制造、数据中心、绿氢制备、储能技术研发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实现就地消纳与价值攀升,形成千亿级能源产业集群。同时,通过“绿电溢价”和碳交易市场,每年可为地方创造约10亿元绿色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