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庆阳网2025/07/15 08:54:55 分享到

□刘建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近期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取得重大成果,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做好人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意义

近代以来,中国历经无数磨难,在惨痛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让人民当家作主。从大革命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的必然选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循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基本原则,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能确保国家沿社会主义道路前行。同时,能正确处理重大政治关系,实现国家统一高效组织各项事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让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机统一,有力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使人民意志在国家治理各环节、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人大工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要坚守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支持人民通过人大行使权力,确保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平台。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国家各项工作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活动原则。人大工作中既要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广泛听取意见,又要保证国家权力统一高效运行,使决策得以有效执行,实现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统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人大工作要坚定制度自信,保持战略定力,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走符合自身发展的政治道路,确保国家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地位重要。要完善人大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人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以人大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使代表能更好地反映民意、维护民利,让人民的声音在国家治理中得到充分表达。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能。

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对规范性文件全面审查,维护法治统一,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加强重点、新兴、涉外领域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使立法反映发展要求和群众意愿。完善立法机制,加强规划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担负起监督职责,健全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增强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和重点领域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运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渠道,健全联络机制。支持代表深入基层,倾听呼声,反映诉求,为群众办实事。加强代表建议办理,提高质量,让代表建议落到实处,使人大工作更贴近人民群众。

(作者单位:西峰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