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闫慧)在陇东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医者,他 34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他心怀大爱,勇于创新,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就是庆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袁岳鹏。
1991年,袁岳鹏从甘肃中医学院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庆阳,他说:“我是庆阳这片土地养育出来的,我要把所学的知识回馈给家乡父老。”
从医以来,袁岳鹏先后在西峰区董志镇卫生院、庆阳市老年保健医院、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从事临床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将满腔热情倾注到家乡的医疗事业中,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信任。
经他诊治的患者说:“袁大夫看病认真负责,不仅医术好,态度也好,找他看病我们放心。”
从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袁岳鹏就将“医者仁心”四个字深深刻在心里,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只要患者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他刻苦钻研中医经典,不断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力求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
参加工作伊始,袁岳鹏接触到饱受精神心理疾病折磨的患者。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结合专业所学,一头扎进这类疾病的诊治研究之中。他先后在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庆阳市人民医院和庆阳市中医医院创建了精神心理科(神志病科),指导构建了精神心理疾病的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中西医并重的治疗体系。主持制订了精神疾病等疾病的系列协定处方,逐渐形成完整的精神疾病治疗体系,填补了庆阳市中西医结合诊疗精神心理疾病的空白。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承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我们医生不仅要多一分耐心,更要多一分理解,用专业诊疗和温暖关爱为他们点亮希望之光。”袁岳鹏深知患者本人的痛苦,更心疼患者家属的不易。他将自己的电话和微信印制成名片,方便患者或家属及时咨询病情和用药调整,以小小举动传递着浓浓的医者温情。
近年来,庆阳市中医医院以“培名医、创名方、树名科,建名院”为发展理念,突出中医药服务特色优势。袁岳鹏不仅在临床一线默默奉献,还积极参与医院的管理工作。
他牵头举办“西医人员学习中医”专项培训班,推动并积极倡导院内制剂研发、使用,发挥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优势和名医专家作用,带动医院全面发展。推动医院新建介入医学科、全科医学科和中医经典病房,探索“急诊-ICU-经典病房”的急危重症诊治新模式。创建3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传承和创新名中医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
同时,为了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他倡导“一站式”服务,实施“床旁结算”;成立患者服务中心,为就诊患者提供咨询、引导等便捷服务;开设便民门诊,挂号费仅0.8元。这些举措切实解决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庆阳是岐黄故里,医祖岐伯曾在这里与黄帝谈医论道,成就了中华医学元典《黄帝内经》。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中医,袁岳鹏积极倡导传承、弘扬、挖掘岐黄中医药文化,他说:“如何推动岐黄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我们要长期思考并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他长期坚持到基层医疗机构义诊和帮扶指导、健康指导和健康巡讲,积极弘扬岐黄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医“治未病”思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他担任了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带教4名专硕研究生;成立了袁岳鹏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带教学员10余名,不断整理挖掘岐黄中医药经验,擦亮庆阳“岐伯故里”这张名片。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 20余篇,出版专著 3部,并获2项国家专利。
袁岳鹏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牵头组建“岐黄医学”团队,通过整理、继承、推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探索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及推广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推介名医名方,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
“只要患者需要,我就会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为庆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袁岳鹏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他用34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一名医者的初心与担当。
袁岳鹏先后荣获“甘肃省名中医”“庆阳市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会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权威学术组织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