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李登龙 通讯员 刘红霞)初到甘肃冰锋侠冷链物流有限公司,透过玻璃墙,就被眼前一条正在运作中的智能自动化快递分拣线完全震撼到了,“这条分拣线,每天分拣快递数多达6万件,至少能节省20%的人工成本……”指着这条智能自动化快递分拣线如数家珍的正是靳紫城!言谈间,他既流露出军人的干练沉稳,又不失企业家的亲和睿智。
从一名退役军人到物流行业“领头雁”,38岁的靳紫城仅用十几年的光阴,在环县这片土地上绘就出一副退伍军人的实干篇章。先后荣获“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快递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新时代退役军人转型创业的优秀代表。
一个人一辆车,闯出物流新天地
2004年,18岁的靳紫城在父母依依不舍的眼神中参军入伍。6年的军旅生涯,他先后历经侦察兵、连队文书、团督导组成员等多个岗位锤炼,凭借出色的智慧和行动力,得到上级和战友们的一致肯定。“在部队的日子,是我人生最充实、最自豪的时光。”靳紫城回忆,“每天眼睛一睁就是训练、干活,眼睛闭着就是睡觉,心思纯粹,目标明确。”也正是这六年的部队锤炼,炼就出了靳紫城超乎寻常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品格,也为他退役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没有这段军旅经历,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靳紫城说。
2010年,靳紫城退伍返乡,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家乡的热爱,开启快递物流行业的创业之路。“当时环县只有邮政,还没有民营快递公司,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靳紫城回忆道,创业之初的艰辛,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就是一个人、一辆车,每天起早贪黑、身兼数职,拿着每个月三百块的收入,依旧干得起劲儿。”
就这样,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靳紫城将环县的快递服务做到了千家万户,从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发展成如今已有80名成员的规模化企业,他的企业成了全市县区快递物流行业的标杆企业。
昔日创业“蓝图”在家乡“落地生根”
近年来,环县肉羊产业、电商产业迅速发展,在靳紫城看来,“家乡的优质农产品需要走出去,外界的好产品需要引进来,物流是不可或缺的桥梁。”凭着在快递物流行业的商业思维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怀,他的脑海里有了更为“大胆”的想法!
2021年,在环县政府的帮扶支持下,凭着一腔热血和敢闯敢干的精神,靳紫城在环县电商产业园区建成了集贸易集散、冷链仓储、快递分拨、配送运输为一体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引进国内先进的智能自动化快递分拣线,每小时可分拣1.5万件,日处理能力达到30万件以上。
同时,靳紫城将配送服务主动融入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以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为几何中心,向全域辐射配送站点。先后建成乡镇寄递共配中心19处,“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251处,快递分拨中心日处理快件约6万件左右,有效打通了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在他的带领下,那些创业之初的设想也逐渐在家乡“落地生根”。
2024年,公司实施的“环县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被国家邮政局、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评为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2025年其探索实行的“统仓共配+合作进村”模式,被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评为典型案例。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在事业稳步前行的同时,靳紫城更加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的荣誉和使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坦言道,“为家乡、社会做实事,是我应尽的责任。”正是秉持这样的信念,让他十年如一日投身公益。
面对灾情,他先后捐款捐物20余万元救助群众;在拥军支前中,他主动与武警中队环县支队结成军民共建单位,多累计为驻军部队送去纪念品和慰问品累计超过20万元。
同时,面向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三属”人员,靳紫城还推出国内寄递快递一律享受五折优惠的政策;积极搭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援助平台,通过免费提供办公场地、仓储设施及水电网暖等配套服务,组织创业技能培训,帮助2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他说“正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所以我对部队以及军人有着一股特殊的情怀,更懂他们需要什么!”
“我要依托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庆阳市冷链物流行业龙头企业!”谈起未来,靳紫城信心十足。而他的企业,也吸纳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