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报道】甘肃省油料产业体系紫苏增产提效技术观摩交流会在庆阳举办

庆阳网2025/10/11 14:34:30 分享到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俄少飞)10月10日,甘肃省油料产业体系紫苏增产提效技术观摩交流会在庆阳举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农技总站、省农科院的领导专家,以及市县农技推广单位、科研院所、企业和合作社代表近百人参加活动,实地考察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陇东紫苏育种试验基地、镇原县上肖镇麦后移栽荏千亩试验推广点、正宁县山河镇紫苏高产试验示范点和金牛实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线,全面观摩紫苏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及复种模式创新成果。

与会人员在西峰区彭原镇陇东紫苏育种试验基地观摩交流。

陇东地区是我国油用紫苏传统主产区,年种植面积约3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近三分之一,紫苏籽年产量约2万吨,原料出口比例达40%–50%,产业基础扎实,区域特色突出。2025年,庆阳市紫苏种植面积达20万亩,建成试验推广点8个,示范面积4100亩,主栽品种从单一本地黑荏拓展至陇苏5号、陇苏3号等多个优良品种,实现产量与效益同步提升。

在位于西峰区彭原镇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陇东紫苏育种试验基地,代表们重点考察了早熟品种“S-139”和主推品种“陇苏5号”。其中“S-139”实现“一年两熟”,复种亩产60–80公斤,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现场展示的牵引式多行移栽机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8倍,显著推进了紫苏种植机械化进程。

与会人员在镇原县上肖镇麦后移栽荏千亩试验推广点观摩交流。

镇原县上肖镇麦后移栽荏千亩试验推广点与正宁县山河镇紫苏高产试验示范点集中展示了“麦—荏”复种模式及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配方施肥、免耕灭茬、机械化移栽、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大面积单产提升集成技术。尽管前期遭遇严重干旱,千亩推广点仍实现亩产50–60公斤,高产示范点亩产达到100–115公斤,展现出良好的抗逆性和推广价值。

与会人员在正宁县山河镇紫苏高产试验示范点观摩交流。

在正宁县金牛实业有限公司,代表们参观了紫苏油、紫苏饮品等精深加工生产线,深入了解院企合作推动产业转化的成效。该公司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甘肃省紫苏加工产业创新联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正宁)紫苏产业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本次观摩交流会全面展示了陇东紫苏从品种选育、轻简栽培到加工转化的全产业链创新成果,为全省油料作物扩面提质与单产提升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模式,将有力推动陇东紫苏产业向标准化、机械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与会人员在正宁县金牛实业有限公司观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