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南力通讯员焦璟芸)九月的陇东大地,秋阳正好,德风浩荡。一场跨越8县(区)、覆盖近5000名干部群众的“精神盛宴”,以最质朴的方式传递温暖与力量。自9月15日起,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全市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巡回报告会暨“榜样的力量”道德讲堂活动举行,历时9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鲜活形式,让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热潮在陇东大地蓬勃涌动。
讲述者:
从“忐忑讲述”到“心灵共鸣”
在传递中完成精神洗礼
“许改燕用柔弱肩膀扛起一个家,侍奉公婆、照顾丈夫、抚育患有脑瘫的女儿,她的故事不是文字,是咱乡邻都看得见的坚韧。”站在庆城县报告会的讲台上,环县洪德镇干部慕娜娜声音哽咽却坚定。作为道德模范许改燕的“代讲人”,她曾因担心“讲不好故事、传不透精神”彻夜难眠,宣讲前反复斟酌讲稿,脑海里满是“会不会遗漏细节”“听众能感受到这份不易吗”的忐忑。
首场宣讲的掌声,成了慕娜娜的“定心丸”;同行宣讲团成员的故事,则让她读懂了“榜样”的真谛。三十年守护生命的护士脱亚莉、贷款助残的“大爱使者”李含林、危急时刻优先救孩童的勇者杨雪、16岁撑起家庭的葛莉娜、退休后奔走在调解一线的教师司登科……这些“身边模范”的经历,让慕娜娜忽然明白:榜样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英雄”,而是在平凡日子里咬牙坚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此后的宣讲中,慕娜娜不再是“机械念稿”,而是带着对榜样的敬佩,将许改燕的故事娓娓道来,动情处泪水滑落,台下掌声亦随之响起。“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慕娜娜说,能成为榜样精神的“传递者”,她感到无比自豪。
聆听者:
从“深受感动”到“对标看齐”
在感悟中凝聚奋进力量
“以前总觉得学习苦,现在才知道‘坚持’有多可贵。”听完报告会,镇原一中学生王锐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在这场直抵人心的精神公开课上,模范们的故事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有人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有人握紧拳头陷入沉思——榜样的力量,正以最朴素的方式唤醒每个人心底的善与勇。
感动之外,更多人开始思考“如何向榜样看齐”。庆城县人民法院书记员文茜从司登科的“五个一调解法”中找到工作方向:“以后处理案件,也要像司老师说的那样‘调解走心’,用耐心化解矛盾。”合水县住建局干部姜娟被李含林“自家困难仍帮残疾人”的事迹触动:“做民生工作,就得多想着群众的‘急难愁盼’,把每件小事办实。”
从学生立志“努力成长”,到干部谋划“务实干事”,再到社区工作者决心“扎根基层服务居民”、教师思考“引导学生汲取力量”,不同身份的听众,都从榜样故事中找到了精神坐标。一场场报告会,正推动大家完成从“感动”到“思考”再到“行动”的价值内化,让榜样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动力。
组织者:
从“搭建平台”到“常态传播”
让道德光芒照亮发展之路
此次全市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暨“榜样的力量”道德讲堂活动,是我市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创新实践,旨在打破典型宣传“高高在上”的距离感,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这种最接地气、最具亲和力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可知可感、可学可做。
近年来,市文明办始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从“道德讲堂”进社区、进校园,到“先进模范事迹展播”“沉浸式文明实践活动”,再到如今覆盖市、县(区)的巡回报告,通过建机制、拓载体、强宣传,一步步将榜样故事从“纸上”搬到“台上”,从“会场”延伸到“日常”。如今,“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本次活动不仅掀起了学习热潮,更有越来越多市民主动向榜样看齐,为庆阳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巡回报告虽已落幕,但榜样的故事仍在陇东大地传颂。那些扎根平凡、创造不凡的身影,正像一座座精神灯塔,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也让庆阳的道德沃土愈发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