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梁媛 薛亮)金秋十月,黄土大塬铺展丰收画卷;天赐瑞果,庆阳福地喜迎八方宾朋。
10月18日,以“数智赋能·品牌化引领庆阳苹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中国苹果年会暨庆阳苹果营销大会在庆阳苹果智慧产业园开幕。此次大会旨在交流现代果业生产技术,促进产销精准对接,宣传推介庆阳苹果品牌,引领庆阳苹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庆阳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苹果产业也是农业的支柱产业。北纬35°至37°间、海拔1100到16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这些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让庆阳苹果具备了优质苹果生产的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也因此形成了色泽艳丽、蜡质层厚、风味浓郁、耐贮耐运、食用安全的五大特点。
“我们成功选育推广瑞雪、瑞阳、瑞香红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制定庆阳瑞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全方位打造庆阳苹果金字招牌。创新营销模式,开拓全球市场,在14个省市设立直销窗口38家、电商平台43个,鲜果出口俄罗斯、新加坡等13个国家,创汇3000万美元,实现了高端市场销量与果农收入同步增长。”庆阳市政府副市长何英禅从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生产四方面介绍了我市苹果产业发展与品牌培育情况。
目前,我市正以链式思维推动苹果产业从“种植端”向“加工端”“市场端”延伸,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截至2024年底,庆阳市苹果面积133万亩,产量156.6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13.4亿元,预计今年全市苹果产量将达15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124亿元。
“2025年庆阳苹果的品牌价值攀升至70.52亿元,较2024年增长7.91亿元,增长率高达12.63%。”在发布分享环节,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梦晗,发布了庆阳苹果品牌价值成长报告。她表示,庆阳苹果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第49位,全国排名第11位,全省第1位,庆阳苹果已跻身全国苹果品牌第一梯队,实现了品牌价值的飞跃。
此次大会不仅是交流技术、对接产销的展会,更是聚焦苹果产业发展的行业盛会。
“此次大会的氛围十分热烈,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和外宾,这也提振了我们推介庆阳苹果的信心,为此,我们精心准备了30多个优质果品。”宁县果业中心主任张永平说。
签订购销协议20份,订购苹果13.1万吨,签约金额12亿元……大会期间,累计带动线下线上签约订购协议120份,订购苹果60.06万吨,预计签约金额55亿元……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庆阳果农丰收的喜悦,更是庆阳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印证。
“庆阳苹果具备储存量大、品种多样、果型好、颜色亮、硬度高等特点,这正是我们看中的市场卖点。”北京正丰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慧东说。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苹果产业正经历由传统模式向数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庆阳依托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建成的7.3万PFlops智算领先优势,通过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深化“苹果+数据”融合,搭建起以智慧化分选网络、苹果智慧产业园和苹果大数据中心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发展体系,数智化赋能进一步加快了庆阳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实验站落户庆阳,我们将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精准种植、智能灌溉、科技防霜冻、病虫害预警等,全面提升庆阳苹果的品质与产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政阳说。
从千年之前庆阳大泡果留下的物种印记,到1960年毛主席嘱咐中共中央办公厅写的那封回信点燃的产业火种;从黄土高原上果农们躬身耕耘的身影,到“双200亿”蓝图里智慧果园的畅想,庆阳苹果产业发展步履铿锵,站在了全国苹果产区的前排。
截至目前,庆阳苹果种植规模已达133万亩,具有自主芯片的瑞雪、瑞阳、瑞香红苹果规模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群众务果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数十万果农靠着这颗“小苹果”实现了稳定增收。